QS日前公布「2026年世界大学排名」,受港府资助的八间大学(简称「八大」)的排名几乎全部上升,当中,香港大学(11位)丶中文大学(32位)丶科技大学(44位)丶理工大学(54位),以及惟一排名微跌一位的城市大学(63位)均名列百强。而港大的排名更是历史新高,排名超越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
大学在国际高等教育界地位上升,加上美国大学因总统特朗普的做法而出现人才外流,使香港争取成为国际教育枢纽获得更大助力,而正在访港的中国港澳办公室主任夏宝龙,昨(19日)午更与八大校长和校董会主席会晤,开京官集体会见大学主事人的先例。
政治紧张削城市宜居稳定性 香港排名反升
同日,英国经济学人智库(EIU)发表2025《全球宜居城市指数》,在全球173个城市中,三甲依次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丶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及瑞士苏黎世;香港则连升两年,今年从第50位跃升至第44位,并在全球升幅最大的城市中,与泰国清迈丶希腊雅典等地并列第三。
指数按五大类共30个项目评分,包括医疗保健丶文化与环境丶教育丶基础建设丶稳定性,满分为100,香港得90.4分,远较76.1的平均分高。但整体而言,亚太地区的评分有所下跌,其中尤以台中排名下滑最严重,下跌五位至排全球第79位,主要是因为两岸局势影响稳定性的得分。
事实上,政治紧张令全球平均稳定性的评分均告下滑,经济学人智库指出,未来各个城市的宜居程度走向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全球城市在医疗保健丶教育及基础建设三项的评分每年均录得上升趋势。
香港财富年增3.2% 未来全球增长靠北美丶大中华
另外,着名国际投行「瑞银」昨(19日)亦发表最新的《2025年全球财富报告,显示香港的成年人人均财富增幅虽低于全球4.6%增幅的1.4个百分点,但仍能以601195万美元(下同,折算约472万港元)稳守全球第三位,仅次于瑞士的687166元和美国的620654元;是香港至少连续第四年稳踞季军之位。
若以财富中位数计,香港每名成年人的财富中位数为222015元,位列第四,仅次于卢森堡丶澳洲及比利时。
在百万富翁人数方面,去年仍以美国最多,有超过2383万人;其次为中国,有632.7万;台湾有接近76万人;香港则有64.7万人,即约每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百万富翁,按人口比例计算,百万富翁人数较新加坡高,后者有33.1万名百万富翁,而人口只是少香港约150万人。
报告同时指出,去年的全球财富增长主要来自中欧(增12.01%)和北美(增11.98%);预期未来五年,全球成年人的平均财富将会继续增长,主要动力来自北美及大中华地区。